100秒,看FAST有多牛
- 作者:劉婷婷
- 編輯:楊羽
- 來源:當代先鋒網
- 發布時間:2022-02-07 11:24:09
- 作者:劉婷婷
- 編輯:楊羽
- 來源:當代先鋒網
- 發布時間:2022-02-07 11:24:09
山巒作眶,饋源艙作瞳——從高空俯瞰,FAST猶如一只銀色“巨眼”,傲立于群山之間。

這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被譽為“中國天眼”,是觀天巨目、國之重器。

它也被人戲稱“山里的一口大鍋”,裝滿礦泉水,全世界70億人每人可以分到四瓶。
最近,貴州這口大鍋又燉出了不少好菜:
1月5日,中國科學院回顧了“中國天眼”2021年系列重要成果。
持續發現毫秒脈沖星;FAST中性氫譜線測量星際磁場取得重大進展;獲得迄今最大快速射電暴爆發事件樣本,首次揭示快速射電暴爆發率的完整能譜及其雙峰結構……

從1994年提出構想到2020年通過國家驗收、開放運行,“中國天眼”歷時26年,凝聚了四代中國科學家的智慧和心血,向世界貢獻了重大科學工程的中國經驗和創新實踐——
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的索網結構;4450個反射單元構成的反射面;6根鋼索控制的30噸饋源艙。

FAST自2020年1月通過國家驗收以來,運行效率和質量不斷提高,年觀測時長超過5300小時。

2021年3月,FAST正式向全球開放共享,已有14個國家(不含中國)的27份國際項目獲得批準并啟動科學觀測。

截至2021年12月20日,已發現509顆脈沖星,是世界上所有其他望遠鏡發現脈沖星總數的4倍以上,成為世界上發現脈沖星效率最高的設備。
基于超高靈敏度的明顯優勢,FAST已成為中低頻射電天文領域的觀天利器。未來將在快速射電暴起源與物理機制、中性氫宇宙研究、脈沖星搜尋與物理研究、脈沖星測時與低頻引力波探測等方向產出深化人類對宇宙認知的科學成果。
素材來源 平塘融媒體中心 《天眼》紀錄片
科技日報 光明網 央視新聞 國家天文臺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婷婷
編輯 楊羽
編審 王璐瑤 楊韜
-
【防疫科普】疫情面前,戴好口罩很重要!
近期,全國新冠肺炎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態勢,為進一步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科學精準指導社會公眾做好自我防護,特發出溫馨提示。
當代先鋒網 2022-03-31 00:13:09 -
快來申請!貴州開展2022年省級工業設計中心認定工作
為推動貴州省工業設計產業發展,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根據相關規定和工作安排,現組織開展2022年省級工業設計中心認定工作。
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網站 2022-03-31 00:11:32